专注零广告体验

孙悟空的儿子会以父亲为荣吗?

2016-12-24 16:57栏目:东少
TAG:

八十年代最记得怀念的地方之一是人们都热衷于谈论文化和自己的专业。文学的朋友圈总是在谈论文学,美术朋友圈总是在谈论美术,广播朋友圈总是在谈论广播。甚至直到九十年代,情况大抵还是这样。那时候没有微信更没有微信朋友圈。所有的朋友圈都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朋友圈。
 
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微信还是现实生活当中的朋友圈,人们都不太热衷于谈论文化了,除非有“装”的需要。人们更加不会谈论自己的专业和“业务”。同行朋友见面,一般不谈专业只谈吃喝和风月以及熟人中的八卦。专业奇才和业务尖子八十年代在朋友圈和同行中享有的荣光一去不复返。现在人们羡慕的是各行各业中吃得开的人物,哪怕是小人得志。
 
 

 
我在广播电视圈也算是做了几十年。近十几年来从未经历过同行的朋友之间有超过十分钟的关于广播电视专业的谈论。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光是一段音乐与语言该怎样衔接,做电台的朋友可以讨论上整整一个晚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专业上更是知己难寻。假如自己有兴趣或者有需要探讨自己的专业,现在一般都只能是自己默默地摸索和研究。为什么同行之间现在谈论业务启齿就是那么难呢?
 
其实说难也不难。谈论业务一般都要开不知所云的各种研讨会。如要分享文学艺术那么各种高大上的分享会更是必须的。其实这已经是表演而并非谈论更不是讨论和探索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各样的业余兴趣朋友圈。越野的,无线电的,钓鱼的,摄影的,朋友们来自各行各业,兴趣只是业余爱好,但是只要兴趣是共同,谈论起来总是热闹非凡,每个人一说起来都是欲罢不能。业余的热衷于别人的专业,专业的对自己的专业却冷漠非常,或者宁愿做独行侠也不能与别人分享。这个现象好奇怪。
 
也许是文人相轻,现在的人受教育程度都高。也许是怕人偷师,现在的人上位都不择手段,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浅层原因。但是懂业务者不吃香,业务能力的强大并不能给业务骨干或尖子带来经济上的实惠,也许是更深层的原因。哪怕是个行业里的尖子,说起自己的专业来都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根本无法提起劲头,这是让人非常心寒的现实。跑调的歌手都可以成为明星,人们为什么还要读音乐学院呢?
 
我说的这些现象一般都发生在年过半百事业有成的圈子里头。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会不会象八十年代的青年那样热衷于谈论文化和自己的专业。我不了解他们,但是他们给我的印象是不会。不知道对不对?
 
人没一技之长凭业务在职场上安身立命,剩下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混,二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职场竞争激烈,往往不是专业能力的竞争,只是人事争斗而已。八九十年代其实也并不是专才的黄金时代,只是专才们充满希望和热情的年代。三十年过去,检点战果,丢盔弃甲的是谁,吃香喝辣的是谁,大家都心中有数。
 
若然唐僧一路鼓励和赞赏的是猪八戒,孙悟空何必皇帝不急太监急呢?老一辈的幻灭和成功都是青年一代选择人生的路标。现在的问题是,假如知道了父辈的遭遇,孙悟空的儿子会以父亲为荣吗?会继续走父亲的路吗?